耳鼻喉綜合診療臺是耳鼻喉科常用的多功能醫(yī)療設備,用于檢查、診斷和治療耳、鼻、咽喉相關疾病。其使用需遵循規(guī)范操作流程,以下為基本使用步驟及注意事項:
一、操作流程
1. 準備工作
設備檢查:確認電源、光源、吸引裝置、噴霧功能正常,器械已消毒。
患者信息核對:確認患者身份及檢查/治療項目。
環(huán)境準備:調節(jié)診室光線,避免強光干擾。
2. 患者體位調整
指導患者坐于檢查椅,調整椅背角度至舒適位(如檢查鼻腔時頭稍后仰)。
兒童或特殊患者需固定體位,必要時由助手協(xié)助。
3. 檢查與診斷操作
耳部檢查:使用耳鏡觀察外耳道及鼓膜,調節(jié)光源亮度。需清理耳垢時,用吸引器或耵聹鉤輕柔操作。
鼻部檢查:鼻鏡撐開前鼻孔,配合光源觀察鼻甲、鼻道及黏膜。需深入檢查時,使用纖維鼻咽鏡。
咽喉檢查:壓舌板壓下舌體,間接喉鏡觀察咽喉部。喉部敏感患者可先噴霧麻醉(如利多卡因)。
4. 治療操作
負壓吸引:調節(jié)負壓強度,清除鼻腔/耳道分泌物或異物。
噴霧給藥:對準患處均勻噴灑藥物(如收縮鼻黏膜的麻黃素)。
微創(chuàng)操作:如聲帶息肉摘除、活檢等,需配合內鏡及專用器械。
5. 結束操作
關閉設備電源,妥善處理醫(yī)療廢物(如棉簽、一次性器械)。
消毒重復使用的器械(如金屬鼻鏡、鑷子),歸位備用。
記錄檢查結果及治療過程。
二、注意事項
1.消毒與隔離:
接觸患者黏膜的器械需一人一用一滅菌。
噴霧裝置管道定期消毒,避免交叉感染。
2.操作安全:
吸引壓力需根據(jù)患者年齡調節(jié)(兒童使用低負壓)。
噴霧麻醉前詢問過敏史,避免喉痙攣。
3.設備維護:
定期檢查光源亮度、負壓泵效能。
冷光源避免長時間開啟,防止過熱。
4.患者溝通:
檢查前解釋操作步驟,減輕患者緊張。
兒童或敏感患者操作需輕柔,必要時分次完成。
**提示**:不同品牌/型號的診療臺功能可能有所差異,操作前需詳細閱讀說明書并接受專業(yè)培訓。規(guī)范使用可提高診療效率并降低風險。
了解更多詳細信息,請致電
或給我們留言